返回

第7章

首页
高度。

     孟子筝将图纸画好后,又详细跟师傅说了每个部分的用法,付了定金,因为只是个很简单的小东西,明早就能拿到。

     出了木匠铺子,孟远在一边激动的脸都红了,“少爷,你是何时学的画画的,画的还那般简单明了,连我都看明白了。

    ” “我会的多着呢,你等着瞧吧。

    ”孟子筝许久没燃起的炫耀之魂,又发作了。

     “嗯!少爷您这般厉害,明年的院试您肯定能够高中!” 孟子筝脸上的笑又失去灵魂,是他多嘴了…… 回到家中,竹子中间的隔膜已经被戳碎掉了,至于在竹子上钻洞这种事自己人就能做,也就不麻烦木工了。

     还是那个木台比较重要。

     现在没有自动化,一切都要人力操作,可是总不能让人全天候蹲在竹筒口灌水进去吧,晒都得晒晕。

     所以他是打算将竹筒内灌入足够量的水之后,给两端封上麻纸,将两端放上木台,调整好高度,水滴就能慢慢的流出。

     竹筒内有余水的话,就将一边垫高一些,再把油纸揭开,水自然就会流入事先放好的碗内回收利用。

     木板封顶,也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不必着急忙慌的收水。

     其实要是能做出地膜的话,覆地膜也是一种保持土壤湿度的好办法,只是一方面做不出来,另一方面也太污染环境了,除了天然橡胶可以考虑以外,还是不要做塑料类的制品了。

     嗯,虽然也做不出来。

     第一个孔已经打完了,孟子筝没让他们继续,打算先看看效果。

     他总觉得这个孔有点儿大了。

     孟远将水端给他。

     果然,水一进去,就跟涓涓细流一样,不停往外冒水,虽说流的不算多,可是速度还是太快了,没办法达到节水的目的。

     只能把第一节砍掉,重新打孔。

     连着试好几次,才打出合适大小的孔。

     孔洞的具体大小也不必固定,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他们这儿属于中部地区,干旱不会太夸张,没必要交太多水,在往北走,便可以依据土地情况调整大小,避免农作物渴死。

     给几根竹子都打上合适大小的孔后,熄掉为了打孔特意多点上的数盏油灯,就静待明早去找师傅拿木台子了。

     若是确定可以,就去找爹商量商量,自己这么大动静,居然也没问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