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夏收增产

首页
有啥想法没。

     方稷则是规划着,这个夏天:"需要改造全部农具,重修灌溉渠......" "改!"王铁柱拍桌子,"我把棺材本都押上!" 李老栓却盯着墙角的麻袋:"这些麦种......" "已经选好三百斤做良种。

    "方稷掀开麻袋,饱满的麦粒瀑布般流淌,"抗倒伏性状稳定的有七成。

    " 记工分的槐树下,几个小媳妇围成一圈叽叽喳喳。

    李老栓家的二儿媳妇举着鞋底比划:"俺婆婆说了,等分了粮,给全家都纳双千层底!"她手里的针在头发上蹭了蹭,"用新麦秸打袼褙,保准软和不硌脚。

    " "瞧把你能的!"隔壁杨三嫂笑着啐了一口,"俺家那口子说了,今年说啥也得扯六尺"的确良",给娃做件过年衣裳!"她突然压低声音,"听说公社供销社新到了枣红色的......" 话没说完,几个脑袋就凑到了一起。

    她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布料花色,不时爆发出咯咯的笑声,惊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仓库墙根下,几个老太太的对话更实在。

    赵奶奶拄着拐棍,颤巍巍地摸着粮袋:"六零年那会儿,俺把陪嫁的银镯子换了三斤麸子......"她突然提高嗓门,"狗剩他娘!这回可不敢偷吃生麦子,当心胀肚!" 被点名的年轻媳妇红着脸跺脚:"赵奶奶!那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她拍拍鼓鼓的衣兜,"俺今早蒸了白面花卷,专门给您留了两个!" 张老太眯着昏花的老眼,突然伸手从粮袋底层摸出几粒杂麦:"瞧瞧,就混进这么几颗瘪的。

    "她得意地展示着,"搁往年,这都得是上等粮!" 打谷场中央,韩雪正带着识字班的妇女们打算盘。

    她手指翻飞,算珠噼啪作响:"按新产量,咱大队留足种子粮,还能多换三百斤盐!" "三百斤?!"人群里炸开惊呼。

    王铁柱媳妇一把抱住韩雪:"闺女!快算算能换多少洋火?俺家灶台都快用火镰打秃噜皮了!" 笑声中,不知谁起了个头,妇女们突然唱起了《社员都是向阳花》。

    跑调的歌声惊动了正在过秤的王铁柱,他扭头笑骂:"这帮老娘们,嗓门比扩音器还豁亮!" 炊烟升起时,晒谷场上支起了三口大锅。

    张婶挥舞着铁锨般的锅铲,正在翻炒新麦。

    "刺啦"一声,麦粒在热锅里爆开,香气瞬间飘满全村。

    十几个孩子围在锅边,眼巴巴地等着尝鲜。

     "排队!排队!"张婶作势要打,却偷偷往每个孩子兜里塞了一把炒麦,"慢点嚼,别噎着!" 刘寡妇蹲在磨盘边,正把炒麦捣成焦面。

    金黄的粉末簌簌落下,她突然抹起眼泪:"要是俺娘能活到现在......"话没说完,狗剩就举着竹筒跑来:"刘婶!俺娘让送的红糖!拌焦面可香了!" 月光洒满晒谷场时,欢闹渐渐平息。

    方稷独自走到试验田边,听见麦茬地里传来窸窣声。

    走近一看,是张婶带着几个妇女在捡麦穗。

     "可不能糟蹋了。

    "老太太佝偻着腰,手里攥着一把零星的麦穗,"一粒麦子十滴汗啊。

    " 方稷蹲下身帮忙。

    月光下,他看见张婶的衣襟上别着根新头绳,是用今年第一次分红买的。

    这个曾经为半碗麸子下跪的妇人,此刻正哼着小曲,把捡来的麦穗扎成漂亮的小把。

     "方啊。

    "她突然开口,粗糙的手掌拍打着麦穗上的尘土,"明年,咱能打四百斤不?" 夜风送来晒谷场上的笑声,新麦的香气在星空下静静流淌。

    方稷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远处,孩子们把麦秆垛成高高的草垛,准备冬天喂牲口。

    那些曾被视作累赘的秸秆,如今也成了金贵的财富。

     喜欢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