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一场没有仪式的传承

首页
的,失败了我担责。

    " 王所长盯着他看了良久,突然从抽屉取出公章:"课题代号'冬星',经费走特殊项目。

    "他盖上印泥时突然停顿,"小方,你确定值得冒险?" 窗外的杨树沙沙作响,方稷想起前世资料里记载,这批种子直到九十年代才被重新培育成功。

    他直视所长眼睛:"十年后,您会为今天决定骄傲。

    " 当晚的课题组筹备会上,方稷坚持要邀请郑国栋加入。

    李教授激烈反对:"你非要往枪口上撞?他父亲的问题还没......" "只有他认识这些野生麦的采集地。

    "方稷展示烟盒背面的简略地图,"看这个标记,应该在额尔古纳河附近。

    " 争论到深夜,最终决定由方稷私下联系郑国栋。

    散会时,李教授塞给他张纸条:"用这个地址,写'冬小麦资料收'。

    " 秋雨淅沥的清晨,方稷在邮局柜台前反复斟酌措辞。

    最终他只写了简短几行:"资料已收。

    急需额尔古纳河采样点详情。

    冬星课题组盼复。

    "落款用了"星火"二字。

     寄完信,他撑着油纸伞往农科院走。

    拐角处突然冲出个浑身湿透的身影——是方安,没穿雨衣,蓝布书包紧紧抱在胸前。

     "哥!"少女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方稷急忙把她拉到屋檐下。

    方安颤抖着从书包掏出团湿漉漉的纸——还能辨认出"北京农业大学"的字样,公章红印已经晕开。

     "她说......说我要敢去农学,就......就断绝关系......"方安的哽咽混着雨声。

     方稷把妹妹冰凉的手攥在掌心。

    雨水顺着她的麻花辫滴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水洼。

    他突然想起郑怀山烟盒里那些字迹——也是被岁月和雨水浸泡过,却依然清晰传递着重要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先回家。

    "方稷脱下外套裹住妹妹,"我跟你去见妈。

    " 家属院独栋的小洋房里传来摔碗的声音。

    方稷刚推开门,个搪瓷缸就砸在脚边,麦乳精溅在裤管上。

     "你还有脸回来!"母亲周淑芬眼睛通红,"教唆妹妹忤逆父母!"她手里攥着撕碎的志愿表,像握着什么罪证。

     方稷弯腰捡起搪瓷缸:"妈,农大也是重点院校......" "放屁!"母亲罕见的粗话惊得方安一抖,"风吹日晒的,哪个好人家姑娘......" "那您当年为什么想考医学院?"方稷突然问。

     母亲像被按了暂停键。

    窗外雨声突然变大,打在防雨棚上噼啪作响。

     "不一样......"她的声音低下去,"我是为了......" "为了什么?"方稷把妹妹推到身前,"看看安安的眼睛,和您当年一样。

    " 方安突然挣脱哥哥的手,冲到五斗柜前拉开抽屉。

     她举着个发黄的信封:"妈,您当年没考上医学院,就把这些复习资料留了二十年!"少女抖出里面泛黄的笔记,"可这是我的高考!我的选择!" 母亲踉跄后退,撞倒了桌上的花瓶。

    瓷瓶像摔碎的声响中,方稷看见父亲方振国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军装上的雨水在地板上积成小洼。

     "闹什么?"父亲的声音像在训新兵,"大门前都听见了。

    " 方安突然扑到父亲面前:"爸!您说过让我自己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