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首页
李益回到寓所,霍小玉跟浣纱主婢二人却还衣衫整齐地在等着,桌上的酒菜都没动。

     见了她们这份情状,李益心中倒是有点歉然,连忙道:“对不起,我回来晚了,不过在下午我已经打发李升先回来,说过我在姨丈家里留饭了!” 霍小玉笑笑道:“他说了,只是爷昨夜匆匆回来,我们不知道,没有来得及为爷洗尘,今天知道爷在家,应该为爷准备着。

    ” 浣纱道:“爷!您一回来,小姐的病就好了,这些菜都是她亲自下厨弄的,您瞧在小姐这份情意上。

    多少也得赏个薄面用一点呢!” 李益歉疚之意更深,宽衣坐下,道:“不是用一点,我还要好好地吃一顿,我的肚子现在还是饿的。

    ” 霍小玉笑道:“李升回来说你姨丈为你又请了几位官场的贵宾回来吃饭,你又怎么会饿着肚子的呢?” 李益一叹道:“官场酬酢只是斯文酒会,好酒好菜,只是看看点缀一下,时间都花在谈话了上,那有功夫吃喝,我的肚子的确是饿的。

    ” 霍小玉道:“难怪我爹以前出去应酬,回家后娘总是给他准备一点小食,而爹也吃得很多,我还以为他是为了不忍辜负娘的情意,使娘高兴呢,那知竟是真的吃不饱!” 浣纱道:“为什么不吃饱呢,白白的糟蹋好东西!” 李益苦笑道:“官式酬酢,主要是为了会谈接洽,或是迎来送往,做主客的人自然是最忙的,一道菜上来,才动筷子,就有人举杯相邀,来而必须有往,两三个人应付过去,菜己撤走,换上第二道了。

    所以每道菜只有动第一筷子的机会,而那些从客见主客不动,也不好意思多吃,每道菜都是动不了几下就端走了;而且这类宴会最重排场气派,肴必数十道,始见隆重,菜肴一多,换得更快。

    反倒不容易吃饱了。

    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某寒士忽然运发,中了首魁,赴琼林宴回来,其妻熬了一锅粥还没有吃呢,等他换了衣服,妻儿准备吃粥了,进屋只见空锅,诧而问之,才知道是他吃了。

    ” 霍小玉笑道:“那有这么穷凶极恶的!” 李益道:“这本来就是笑话,形容虽然过火一点,但也可以想见其状况。

    他妻子就问说:天子赐琼林宴,有六十四道佳肴,你难道没有吃过吗?” “是啊,他怎么说呢?” “他说就是因为听说有六十四道佳肴,所以从前一天就开始饿肚子,准备好好吃他一顿,那知到了席上,一共只有一道菜,分成六十四次上来而已。

    ” “这又胡说了。

    那有这种事呢?” “那寒士苦笑道:‘确实是如此,我只看见一道菜,叫做恭喜恭喜,多谢多谢。

    ’” “这是怎么说呢?” “每道菜上来,照例是恭喜恭喜,那寒士自然只好回道多谢多谢,而琼林之宴,开始照例有三爵钦赐御酒,那寒士空肚子,喝了这三爵酒可去,已经受不了,又怕酒醉失态,对别人的敬酒只有沾唇做做样子,好在这种场合只要意思到了就行,也没人勉强他,所以领宴已罢,他除了那三杯御酒,就灌了一肚子的恭喜多谢回来……” 霍小玉与浣纱都笑了,霍小玉一面为他布菜,一面笑着道:“今天你总不会是那个情形吧!” 李益笑道:“那当然,今天是我姨丈家宴,客人也不多,一位阁老,两位侍郎,但主客却是我,他们的官都比我大,辈份年龄都比我尊。

    ” “你又不是那种没见识的,总不会被他们吓住了。

    连筷子都不敢动了。

    ” 李益笑道:“这当然,但他们不是为吃喝而来的,褚多垂询,我总不能不回答吧,一顿酒下来,嘴没停过,却是忙在说话上了,那有时间顾到吃?” “有这么多的闲话吗?” “有!不是闲话,是很重要的话,对我的前程大有关益,王阁老主掌门下省。

    他想内调我入阁为佐,条件很优厚,十年之内,保证我可以晋到正四品的门下侍郎。

    ” “你姨丈在中书省不也是这个缺衔吗,他致仕几十年,而且还从节度使上内调,才到这个地位,王阁老竟然能在十年内保你到这个位子,真是太好了!” 李益冷笑道:“好什么?基础还是我自己打下的,他只是个顺水人情而已,我又何必领他的?” “你拒绝了?” 霍小玉言下有点失望,李益却笑道:“当然要拒绝,因为那原是我自己的底子,在诛杀鱼朝恩一件事情上,朝廷欠我的功奖,迟早都会给我那个位子的,我又何必要领他的情呢? “ 霍小玉道:“可是在别的地方,没人为你进言提携推荐,你还是没机会呀,哦!我知道了,一定是你姨丈要你进他的中书省,自己人更好提拔些。

    ” “不是的,姨丈虽有那个意思,但还不如王阁老方便了,内举避亲,容易落人言诠,那还不如应王阁老之邀了。

    ” 霍小玉道:“中书门下两省你都拒绝了,难道你想进尚书省?” 李益道:“不错!你说对了,三省并立,但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是从二品的缺,比另外两者最高长官的正三品衔高一点,那还是小事,主要是尚书省下六部,是真正掌实务的政官,容易见出政绩。

    也能够表现才力,三省之上如三公三师等一品大员,无不出自尚书省,人员多,出缺容易,我只要认真干,凭我已简在两代帝心的底子,加上我的能力,以及郭秦两府的关系,不必等十年,很可能就弄到一部的尚书干干了。

    ” “这个我知道,不过郭秦是世爵,他们也只能在旁边说说话,真要保荐,还是需要本部的司宪,提出实在的绩效,方可以请旨旌升,尚书省有人会帮你说话吗?” “目前还没有,但是等我内调之后,就会有了,因为我有门下中书两省的渊源,只要相互照鹰,没有办不通的事,我进那一部,对司宪都有莫大的方便,他升得快,我也爬得快,水涨船高,利人利己,谁都肯干。

    ” 霍小玉对长安的吏情,究竟比卢闰英熟稔,叹了一口气道:“十郎,这祗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的情形恐怕不会如此顺遂。

    ” 李益笑道:“我当然清楚,所以我要先表现一下绝招给他们看看,让尚书省里那些尚书郎晓得我的厉害,以后只要有人打个边鼓,他们就会争着延揽了。

    ” 霍小玉一皱眉道:“十郎,莫非你又想扳倒谁了?” 李益笑道:“高明!小玉,你的确聪明,只有那个又字得用不妥,以前我可没扳倒谁过。

    ” 霍小玉没有争执,只是忧形于色道:“十郎,你刚放缺还没到任,何必又在内廷树敌呢?” 李益道:“你放心,我会有分寸的,恶人不要我做,而此人却非扳倒不可,他不但是门下中书两省的对头,而且更是我的冤家,郭千岁自从鱼朝恩一案后,几次为我请旌,都是这老家伙把我给贬了的,外面说我恃才傲物,出言诮刻,我一直不知道是谁,今天从王阁老口中,才知是他在捣鬼。

    ” “究竟是谁呢?” “兵部尚书,于善谦,于老儿。

    ” “是他,这个人是三朝元老,为人很方正,三朝颇有贤声,很受人尊敬的呀?” 李益冷笑道:“以前我也是这么想,今天才知道此人之奸,绵里藏针,对人一团和气,到处口角春风,但都是口惠实不至,却因兵部之便,时得与圣上秘处,就借机会告状。

    吃他亏的人太多了。

    ” “他既是如此受宠信,你扳得倒他吗?” 李益笑道:“我不必扳倒他。

    只要揭开他的伪善面孔,叫他自己无颜上朝就够了。

    ” “十郎。

    这究竟是有欠忠厚。

    ” 李益道:“这可不能怪我,是他先惹我,我为人就是如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惠我涓滴,报以涌泉,授我李桃,报以琼瑶,但是谁要打我一拳,那怕他贵为王侯,我也要踢回他一脚去。

    ” “十郎!你不能心存忠厚,以德报怨吗?” 李益笑道:“能,等我比人强时,我可以忘掉他对我的不好,还提他一把,但那人一直高高在我之上;我就非拖他下来不可。

    韩信受辱胯下,贵显时厚赠那个辱他的无赖,这才是大丈夫快意恩仇,但是他对汉帝却没有这么忠厚。

    ” 霍小玉叹道:“因此他才会被汉帝所杀。

    ” 李益笑道:“小玉。

    记得上元之夜。

    我们游花灯的时候,你看见了你的姊姊们,故意打击一下她们的气焰的事情吗?可见你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何必要劝我呢!” “我现在很后悔。

    ” 李益道:“我不是赌气,而是势在必行,小玉,我不想整谁,但是有他在朝我就永远无法出头,所以我才要推开他,在宦海中是不能心存忠厚的,难道你要我像允明一样,被人整得差点坐牢还是不还手?” “于尚书不会这么对你吧?” “比那个更严重,他一直在毁谤我,好容易我有机会,在皇帝那儿建下一点好印象,假如让他一天到晚地数落我,这一辈子我就别想出头了。

    ” 霍小玉默然无语,她知道李益是个热衷求进的人,事情牵到他的前途,什么话都无法使他罢手的了,因此道:“十郎,你有把握吗?别使仇越结越深。

    ” 李益笑道:“我知道,我不是说过了吗,我不做恶人,叫于老儿吃了亏还哼不出一个字来。

    ” 吃完了,他的兴致很高,翻箱倒笼,把于尚书早年写给他的私函找了出来,仔细地看了一遍,才包封好了,回到屋里,霍小玉已经尽去愁容,含笑相对,李益笑道:“你不再劝我了?” 霍小玉笑笑道:“劝你有用吗?” 李益道:“我是个讲理的人,你若是能搬得出令我折服的道理,我会接受的。

    ” 霍小玉道:“天下至道,不过是四书五经孔孟之言,可是你经常在经书中都能挑出毛病来,还能有令你折服的道理吗?我既搬不出说得动你的道理,又阻止不了你决心,何必又伤感情呢?” “那你先前又为什么要说呢?” 霍小玉道:“那是我担心你与人结怨,回头想想,实在是多此一举,女人对男人的事,只要表示适度的关切,不需要硬插进去,更不可乱出主意,我爹在世时,对娘那么宠爱,不是没道理的,因为娘只是听,却从不表示意见。

    她对爹在外面一切,付与绝对的信任,信任他有足够应付的能力。

    女人在男人的事业上,只宜分享他成功的快乐,却不必去分担他的烦虑,强行插入的结果只会造成更多的麻烦,像允明与小桃,就是一个例子,你走了之后,采莲曾来看过我,言下很后悔,她从来都不过问允明的事,就那一次多事,结果还是错了,我也常引以为诫,所以,我刚才的多话向你抱歉。

    ” 李益望着她的脸,望着她深情而又无神的眼睛,心中忽又充满了一丝歉疚,一丝后悔。

     那都是因卢闰英而引起的,歉疚的是他没有把卢闰英的事告诉她;而实在没有隐瞒的必要。

     霍小玉不是一个善嫉的女人,尤其是对他娶正室的事,绝对不会表示反对的,一回来的时候没有说,现在再说,似乎又不知如何开口了。

     后悔的是今天对卢闰英所做的一切。

    将这头婚事敲成了定局。

     美丽、热情、富有魅力、聪明、柔顺、富有的家庭、显赫的家世,几乎是十全十美了。

     这头婚姻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卢闰英也没有可挑剔的地方,但不知怎么,李益总感到有不对劲的地方,而且是不止一处不对劲!有些已能明确地感受,有些却莫可名状。

     听了霍小玉的话,李益才知道那些不对劲的是什么了,卢闰英太爱管事,管她本份以外的事。

     这不是她的本性,却已养成了习惯,被她父亲养成的习惯,她一直插足于她父亲的事业中。

     对有些人而言--她的父亲--这是个好内助,但是对李益而言,却是不必要的。

     当她听见王阁部延揽李益的条件,抢着来告诉李益,证明她对这种事是多么的热衷。

     李益表示拒绝后,卢闰英没有反对,这并不表示了她的退让,而是她接受了李益的解释,同意了李益的选择,一个更有希望的选择。

     李益提出了攻击于尚书的计划,她显得那么兴奋,热切地附和,她的兴奋与附和不是为了对李益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也不是对李益的了解,第一次见面,不可能有那么深的了解。

     她只是为整个事情刺激与兴脊,认为值得一行而支持,这次是因为步调一致而协议了,显得很融洽,但是将来遇到一件意见与看法不同的事情呢,她会退步吗? 在合理的解释下,她或许会的,但李益却不希望去费这种精神口舌。

    李益是个很自负的人,他决定的事情,很难再有改变,正因为如此,他在决定一件事的时候,也经过很久的考虑,信其必能行才决定的。

     当初,与霍小玉初结合时,郑净持是长辈,李益还是不太愿意受到干扰,借着浣纱的事件发作了一下,又怎么肯问计于妇人,或是听命于阍内呢? 但是卢闰英是否能像霍小玉一样地柔顺、解事呢? 想到这个问题。

    李益有点睡不着了,燃着灯,心里又在盘算着,如何说法让卢闰英收敛一点,从现在就改了脾气,也多考较一下她的德性。

     要熬熬她的性子。

    必须从现在就开始。

     心中在想着事,手上还是捧着于善谦的那封信,心不在焉地看着,霍小玉捧了一盏茶到他面前笑道:“十郎,这是你最爱喝的普洱茶,下午我就泡好了留着,这时候茶味全出来了,正好喝!” 暑夏之夜,又喝多了酒,有一杯井水镇凉的香茶,的确是十分可口的饮料,李益尽饮一口道:“还是你好!” 霍小玉笑道:“难道有谁不好了?” 李益发觉自己说溜了嘴,拿她跟卢闰英作比较了,连忙笑道:“在我姨丈家里,侍候的人虽多,却没有一个能像你这样知情着意的,所以弄得一餐饭还要回来吃!” “那怎么能比呢?他们不会知道你喜欢什么,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这些祗有身边人才清楚。

    ” “是啊!上任,归省,这一个多月没跟你在一起,处处都不便,但愿你的身子快复原。

     “ “我觉得已经好多了,今天我一天就没躺……” “小玉,这不行,你一定要多休息,此地到郑州,虽说祗有三五天的途程,但是舟车劳顿,十分辛苦的,勉强一拖一累,到那儿病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必要时,我可以请姨丈带封信给马制台,多续几天假……” “那不太好,你还没有赴任就告假。

    ” “这倒没关系,姨丈本来也有事要我帮他料理,这是他先提的,是我没当时答应。

    ” “为什么呢?他要你帮忙。

    总因为你是自己人。

    ” “话是这么说,但这不是我的事,将来我又不想在他这一部当差,借筹代谋,太过尽心了,免不了要得罪人,那就很不上算,若是敷衍一下又非我之所愿。

    ” “这倒也是,那就别耽误了。

    ” “看你的情形吧,假如你三两天内还不能动身,我就答应他多留几天,为了你,得罪人就得罪人吧!” 这句话使霍小玉很感动,擦擦眼睛:“十郎,谢谢你,有你这句话,我立刻死了也是甘心的,睡吧,今夜……” 李益道:“今夜我在你房外的凉榻上睡。

    让浣纱进来陪你。

    ” 霍小玉脸色动了一动,李益道:“小玉,别多心,我这是真心为你好,你不知道我多疼你,可是跟你在一起,我怕忍不住又会惊扰你,我不能害你……” 霍小玉擦擦眼泪,哽咽道:“十郎,我明白,我真恨我,为什么会染上这个病的……” “没有人愿意生病的。

    而且这也该怪我,在你初发病的时候,没有好好的体恤你。

    十一娘见了我就埋怨我,浣纱有一阵子,几乎以为我是杀人的凶手……” 霍小玉叹了口气:“是的,我知道,那一阵子你受了很多的委屈,所以我稍微好了一点,立刻就说她们了。

    虽然她们也是一番好意,但有的时候,真想拿把刀杀了她们,我实在讨厌她们多事,在爱的天地里,强插进第三者是最可恶的事,她们根本不了解我心里的是什么!” “但她们知道你病中需要的休息与静养。

    ”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的生死是心重于体的,一个女人,要的是爱,朝得所爱,夕死可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