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首页
敢小瞧他。

    这次为逮捕郑维明,向延平很做了一回文章。

    因为郑维明是荆都市人大代表,梅次地区检察院在收审他的时候,按照法律程序,建议荆都市人大常委会罢免了他的人大代表资格。

    但向延平硬是鸡蛋里挑骨头,说地委领导研究收审郑维明时,没有同他通气,人大的位置往哪里摆。

    这分明是在问他向延平的位置往哪里摆。

    只是毕竟郑维明已是犯罪嫌疑人,向延平也不好闹得太过分。

    可反过来说,为着一个贪污腐败分子,向延平都可以同缪明叫一下板,这人也就不太好惹了。

    朱怀镜略一忖度,觉得向延平还是不得罪的好。

    得罪向延平一人事小,弄得向延平那个圈子里的人都同他作对,那就不好了。

    再想那关云一介莽夫,与其用硬办法整他,倒不如采取怀柔政策。

    这种人,封他个弼马温,就把他收服了。

     忽然想起待在家里老是不得安宁,便想有个可以清净的地方。

    本来梅园宾馆是个好去处,可那于建阳只怕有些多事,只好打了刘浩的电话。

    刘浩十分恭敬,只问有什么指示。

    朱怀镜说:“哪有那么多指示,只是要麻烦老弟。

    ” “朱书记您说哪里话,有什么让我效劳的,尽量吩咐。

    ”刘浩说。

     朱怀镜笑道:“也没什么。

    你最近老说让我去你宾馆看看,我没空。

    今天我是自己上门讨饭吃了。

    这样吧,我晚上过来吃饭。

    你也不用准备什么,简单些,我只同司机一块儿来。

    ” 刘浩道:“我当什么大事哩!朱书记您可真会吓唬人。

    ” 朱怀镜笑道:“你还真吓着了?你看你看,说要麻烦老弟,你就吓得什么似的,是怕我让你出血吧!放心,我只是讨碗饭吃。

    ” 刘浩忙说:“朱书记您这么一说,可真的就吓着我了。

    好吧好吧,我恭候您。

    ” 刚放下电话,袁之峰来电话,说过来汇报一下烟厂班子的事。

    朱怀镜忙说:“行行,我在办公室等你。

    之峰同志,你别老这么客气,开口闭口就是汇报。

    ” 袁之峰说:“汇报就是汇报嘛。

    干了几十年工作,就学了这么一点儿规矩。

    ” 朱怀镜哈哈大笑起来,说之峰真有意思。

    只几分钟,袁之峰就过来了。

    朱怀镜亲自替袁之峰倒了茶。

    袁之峰坐下,喝了几口茶,说:“我同天一同志通了气,他专门问了你的意思。

    他说,既然怀镜同志也有这个意思,就让高前同志上吧。

    ” 朱怀镜笑道:“要体现地委意图啊,而且主要是听缪明同志和天一同志的,不能我一个人说了算。

    ” 袁之峰说:“那就尽快提交地委研究吧。

    ” 朱怀镜说:“行吧。

    缪明同志专门催过我。

    你不急着走吧?干脆坐一下,我让组织部韩部长过来扯扯。

    ” 打了电话过去,韩部长韩永杰一会儿就到了。

    朱怀镜依然是亲自倒了茶。

    韩永杰接过茶杯,说声谢谢,笑道:“两位领导作批示吧。

    ” 朱、袁二位都笑了。

    朱怀镜说:“我们研究一下梅次烟厂厂长拟任人选。

    企业不同别的地方,不可一日无帅。

    情况很急。

    之峰同志对企业情况比我们熟悉,他经过多方了解,认为烟厂的总会计师高前同志比较合适。

    我们和缪明同志、天一同志通过气了,初步统一了意见,让高前同志出任厂长。

    ” 韩永杰插话说:“高前同志我也熟悉,确实不错。

    ” 朱怀镜说:“当然我们也不能凭印象办事,还是要按干部任用程序办理。

    请组织部尽快拿出方案,就在这个星期之内提交地委研究。

    总的原则是特事特办,快而稳妥。

    ” 韩永杰忙说:“行行,我马上布置下去。

    ” 事情算是说完了,但韩永杰和袁之峰都没有马上走的意思。

    于是三个人便很自然地说到了高前,既像是碰情况,又像是闲扯。

    但这么扯扯显然很有必要,不至于让高前出山变得突兀。

    朱怀镜的办公室不过二十平方米。

    这小小空间里密集着他们三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而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似乎都夹带着一个信息:高前的确不错,烟厂厂长舍他其谁?眼看着造成这么个氛围了,韩、袁二位就走了。

    这就像如今很多的大事,都是事先定了调子,然后再去论证。

     送走韩永杰和袁之峰,朱怀镜一时不知该做什么,便摊开一个文件夹作掩饰,脑子却一片空白。

    上网也没有意思。

    不免就胡思乱想起来。

    想有些领导,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是下面人安排好了的,按时出场就行了。

    同演员差不多。

    而自己的官不大不小,工作有时下面安排,有时自己安排。

    忙总是很忙,但也有不忙的时候。

    一旦闲下来,倘若自己想不出什么事做,还真无所适从。

     正这么胡思乱想着,突然想起组织部替他写的一篇署名文章,还没时间细看。

    便拉开抽屉,翻了出来。

    题目叫“关于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思考”。

    这样的文章难免老生常谈,他连看看的兴趣都没有。

    不看又不行,便硬着头皮浏览了一遍。

    果然了无新意。

    本想批给组织部,让他们重写一下。

    可组织部那几个写手只有这个水平了,他便停了笔。

    他想试试舒天的文采,便打电话过去。

    不到一分钟,舒天就敲门进来了。

     “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