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首页
乡政府叫派出所将李远佑抓了,说他煽动群众闹事。

    这下可好,老百姓就闹到地区来了。

    ” 朱怀镜脸色铁青,说:“简直不像话!动不动就抓人,天下老百姓是抓得尽的?这李远佑动机也许是泄私愤,可人家的做法不犯着哪一条呀!国家政策,本来就是要让老百姓掌握的,他们倒好,抓人!这摆得上桌面吗?你说说,群众有什么具体要求?” 张在强说:“群众的要求,说起来条条在理,但就是难办。

    马山县和李家坪乡都来了领导,克林同志和永泰同志正同他们一道在研究。

    群众的要求主要是三条。

    一是要求把负担在现有的水平上减少百分之二十。

    这个标准依据是什么,一时说不清,得作调查才能定。

    二是马上释放李远佑。

    对此乡里也有顾虑。

    我想他们的顾虑是抓人容易放人难。

    放了,就说明抓错了,乡里麻烦就大了。

    三是要求严惩凶手。

    说是李远佑被打伤了。

    县乡两级的领导都说,干部有干部的难处,他们这样做,方法上固然欠妥,但都是从工作出发。

    ” 朱怀镜愤然道:“既然群众说的条条在理,为什么就不能答应?什么叫方法欠妥?这叫违法行政!人民群众是当家做主的,不是我们的统治对象!我们是人民政府啊!” 朱怀镜站了起来,点上一支烟,踱来踱去。

    谁也不敢说话,都望着他。

    他的愤怒是真实的,没有一点惺惺作态的意思,但他还是感觉到身边人的惊诧,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义愤得太过冠冕堂皇。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些,然后自言道:“都这么捅娄子,地委不成抢险队了嘛!” 他叫赵一普接通缪明的电话:“缪书记吗?我是怀镜啊。

    关于马山群众上访的事,我想汇报一下个人想法。

    一是地委马上组织一个专门工作组,会同县乡两级,到李家坪乡去调查研究,求得一个群众认同的负担标准。

    同时要总结出一些经验,用以指导全区。

    二是无条件马上放人。

    他们自己干的事,自己擦屁股去,地委只要一个圆满的结果。

    三是要严肃查处酿成这次事态的责任人,要给必要的处分。

    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全区干部中进行一次作风整顿,切实改正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全市农业产业会议就要召开了,这些问题不处理好,会给地委添麻烦的。

    ” 缪明说:“我同意你的意见。

    我觉得应综合研究一下农民负担同县财政、乡镇财政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财政问题你是专家,请你多出些点子,下次地委专门研究一下。

    ” 朱怀镜答道:“我最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还不太成熟。

    国家正在考虑进行农村税费体制改革,我觉得我们也要尽早研究这个事。

    到时候再向你汇报吧。

    ” 这时,刘浩进来说:“朱书记,都快一点钟了,是不是吃午饭?” “今天本不想在你这里混饭吃的,但是我们回不去了,只好这样了。

    ”朱怀镜笑着对张在强说,“在强,我今天就不客气了,不留你在这里吃饭,你得马上回去,帮着处理事情。

    我的三点意见,缪书记表示同意,你回去落实一下。

    你去爬墙也好,钻地洞也好,我都不管你了。

    ” 张在强点头笑着,自嘲道:“我们工作没做好,吃不上饭,活该活该。

    ” 刘浩不敢弄得太烦琐,只吩咐下面做了几道下饭菜。

    吃得也不铺陈,只一会儿就吃完了。

    赵一普问:“朱书记,您是不是就在这里休息一下?” 朱怀镜点头说:“好吧,我想睡一觉。

    你们也找个地方,躺一下吧。

    ” 赵一普笑道:“您休息吧,我们您别管。

    ” 赵一普同杨冲一前一后,将朱怀镜送到房门口,没有进去。

    朱怀镜也不客气,就关了门。

    赵、杨二位是休息不成的,他们得回去打探打探,看看堵门的群众是不是散了。

     以朱怀镜对农民的了解,稍有承诺他们就会撤离。

    他们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通情达理得多。

    所以朱怀镜这一觉睡得很沉,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