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首页
全可以同曹雪芹媲美。

    鲁迅先生那段评价《红楼梦》的名言,说道学家看见什么,革命家看见什么,我记不住了。

    我看金庸的小说,也有这种感觉。

    比方你是信佛的,就会在金庸小说里看见佛理禅机。

    金庸笔下,那些武功最终达到至高境界的,往往是那些笨拙愚鲁的人,比方郭靖、石破天等等。

    其实这就是佛家旨意。

    佛教以为,去尽心机,返璞归真,方可修成正果。

    如果你信奉儒家,从金庸小说里可以看见满纸的忠义礼智信。

    比方乔峰,忠义可比关羽,堪称义绝。

    说到乔峰,他又是情圣,情种们可以看到儿女情长。

    可以说,金庸把儒、佛、道、法、兵等各家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都熔为一炉了。

    大智大慧啊。

    ” 范东阳颇有知音之感,拍拍朱怀镜的膝盖,说:“怀镜是个聪明人,悟性高,会读书。

    金庸小说就是这样,雅俗共赏。

    大知识分子喜欢看,普通百姓也喜欢看。

    ” “说到雅俗共赏,我又有心得了。

    ”朱怀镜有些兴奋,不小心就抢了范东阳的话头,“我以为,一般意义上的雅俗共赏,就是寻找到一个雅俗之间的中间地带,或者说通过一种折中,最大限度地征服读者。

    而金庸小说的雅俗共赏,俗的俗到底,雅的雅上天,却又超乎雅俗之上。

    读者的学养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趣味不同,从中获得的东西就不同。

    粗通文字的人仅仅把它当做一般武打小说读,可以读得津津有味。

    有慧根的人,却可以从中悟佛悟道。

    ” 范东阳点头笑道:“怀镜是个爱想问题的人,有思想。

    ” 朱怀镜谦虚道:“哪里啊,我说的不过就是看书时的思维碎片,哪谈得上什么思想。

    范部长,我有个奇怪的感觉。

    刚接触金庸小说,发现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

    他笔下那些自己钟爱的人物,可以尽善尽美。

    又说到乔峰,几乎天底下男人所有的好品质,都集中到他身上了。

    金庸小说里面宣扬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东西,比方惩恶扬善,行侠仗义,身忧天下,精忠报国,等等。

    他笔下的那些正面人物也多是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清气逼人。

    可是越到后来,他写的一些正面人物就慢慢渗透些邪气了。

    比方他的封笔之作《鹿鼎记》里的韦小宝,简直就是个流氓和混混了。

    这是否反映了金庸先生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一个思索轨迹呢?也许他最终意识到,理想到底代替不了现实吧。

    ” 范东阳叹道:“怀镜,你我都是理想主义者啊。

    我们都想尽可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可是,难啊。

    ” “的确难。

    范部长,我在下面,就更难了。

    还要请你多支持啊。

    ”朱怀镜说。

     范东阳拍拍朱怀镜的手背,说:“我也需要你的支持啊。

    怀镜同志,你现在主持全面工作了,更要重视组织工作啊。

    请你继续支持我的工作。

    ” 朱怀镜听得明白,范东阳是要他到时候投个赞成票。

    上次范东阳没有进市委常委,就只差一票。

    有些话是不能点明的,只可含糊。

    朱怀镜说:“我肯定是支持你的。

    ” 范东阳满意地点点头,说:“怀镜,你放心干吧。

    ” 从范东阳家出来,上了车,舒天笑道:“朱书记,很惭愧,金庸小说我还没碰过一部。

    听你如此一说,我都有些心旌飘摇的感觉了。

    所谓‘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就是这种感觉吧。

    我得赶快弄套金庸小说读读。

    ” “读读吧,你会明白很多道理的。

    ”朱怀镜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