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首页
韩永杰的奥迪轿车开路,范东阳的奔驰轿车居中,朱怀镜的皇冠轿车殿后。

    紧跟后面的还有梅次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车。

    不到二十分钟,就逼近马山县境了。

    朱怀镜打了余明吾手机:“明吾你到了吗?我们就不下车了。

    见了我们的车,你就在前面走吧。

    ” 余明吾说:“行行。

    我已看见你们的车了。

    ” 朱怀镜说:“我也看见你了。

    那就走吧。

    哦对了,你准备笔墨纸砚了没有?” 余明吾说:“都准备了。

    我深更半夜叫县委办买的,送到村里去了。

    ” “好吧好吧。

    怎么还有辆警车?”朱怀镜问。

     余明吾说:“我想路上方便些,怕堵车。

    ” 朱怀镜说:“明吾同志,这些细节问题,其实是大事,你得同我们说说。

    ” 余明吾有些为难了,说:“对不起,朱书记,我事先没多想。

    那就让警车别走了?” 朱怀镜说:“别越弄越复杂了,就这样吧。

    ” 朱怀镜刚打完电话,手机又响了。

     “怀镜同志吗?”没想到是范东阳打来的,“我们是去调查研究,怎么搞成鬼子进村的架势?” 朱怀镜忙说:“我刚才已经批评过余明吾同志了。

    他说明了情况,最近这边好几处修路,很多车辆分流到这边来了,老是堵车,所以才安排警车开路的。

    下面同志都知道您范部长一贯主张轻车简从,今天情况特殊,请您原谅。

    ” 范东阳语气不温不火,分量却也不轻,说:“怀镜同志,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啊。

    ” “是是。

    今天就请范部长原谅,情况特殊。

    ”朱怀镜说。

     行车约一小时,到了一个叫杏林村的地方。

    地名并不符实,不见杏林,却是漫山遍野的枣树。

    村干部早迎候在村口了。

    范东阳下了车,先同村干部握手,再同余明吾和县长握手。

    县长姓尹,叫尹正东。

    朱怀镜同尹正东握手时,眼睛不由得一亮。

    说来奇怪,他同尹正东是初次见面,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正是枣花季节,凉风吹过,清香扑鼻。

    枣林深处,农舍隐现,鸡鸣狗吠,声声入耳。

    范东阳兴致勃勃,双手叉腰,环顾四野,说:“多好的田园风光啊!这让我想起了两句古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怀镜,这是王维的诗吧,是不是?” “范部长真是诗书满腹啊!”朱怀镜隐约记得这好像是孟浩然的诗,只好如此含糊了。

     村干部带着领导同志走了一圈,然后到村委办公室坐下来。

    村支书是位精干的年轻人,汇报情况条理分明。

    范东阳听着很是满意,说:“好啊,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村支书、村干部,代表党和政府形象啊。

    实践证明,你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可行,效果很好。

    看着你们这成片成片的枣林,我对农村工作充满信心。

    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啊!我建议,梅次地委和马山县委要进一步总结这里的经验,一定要突出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建设这个主题。

    ” 朱怀镜马上表态,说:“我们一定组织专门班子,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经验总结好。

    像杏林村这样的典型,马山县还有很多,这个村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 范东阳问:“明吾同志,像杏林村这样的枣子村还有多少?” 余明吾说:“马山县总共三十五个乡,东边这九个乡,户户栽枣树,村村是枣林。

    ” “这九个乡,枣子已成了重要经济支柱。

    ”尹正东补充道。

     范东阳听罢,眼睛放光,抚掌道:“好啊,好啊!我说呀,怀镜看你们同不同意我的观点,这个我说呀,马山经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