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土法改碱

首页
一步之遥,不能卡在了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上。

     "或许..."方稷突然想起什么,"有没有别的碱性物质?比如草木灰?" "早些年用过。

    "李老栓摇摇头,"家家户户的灶灰都撒地里了,不顶事。

    " 方稷的大脑飞速运转。

    在现代农业中,石灰是最常用的土壤改良剂,但在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古代,农民们肯定也有自己的土办法... "石灰窑!"他猛地站起来,"附近有没有烧石灰的窑?" 王铁柱和李老栓对视一眼:"二十里外倒是有个废弃的土窑,早些年烧过石灰。

    不过..." 方稷已经兴奋地打断:"带我去看看!就算是废窑,说不定还能找到些残留的石灰石或者生石灰。

    " 第二天天还没亮,方稷就跟着李老栓和王铁柱出发了。

    三人各骑一辆自行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

     方稷的裤腿被露水打湿,黏糊糊地贴在腿上,但他顾不上这些,如果真能找到石灰,哪怕只有几百斤,也能解决燃眉之急。

     太阳升到头顶时,他们终于看到了那座废弃的石灰窑。

    窑体已经半塌,长满了杂草,但依稀能辨认出当年的模样。

     "小心点。

    "王铁柱拉住就要往里冲的方稷,"这窑废弃十多年了,随时可能塌。

    " 三人小心翼翼地进入窑洞。

    里面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方稷点亮准备好的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窑壁上还能看到当年烧制留下的黑色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那里!"李老栓突然指向窑洞深处。

    一堆灰白色的块状物堆在角落,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

     方稷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用手指捻了捻那些块状物,然后兴奋地大喊:"是生石灰!还没完全碳化的!" 王铁柱也激动起来:"有多少?" 三人粗略估算,大约有三四百斤。

    虽然远不够全大队使用,但足够再改良二十亩田了。

     "得想办法运回去。

    " 方稷却盯着窑壁出神。

    这边有窑大概率有矿 他突然问:"王队长,这附近有石灰石矿吗?" "后山就有。

    "王铁柱指了指方向,"怎么,你还想自己烧石灰?" "为什么不呢?"方稷的眼睛在昏暗的窑洞里闪闪发光,"这窑虽然破了,但修修补补还能用。

    如果有原料,我们自己烧石灰!" 回村的路上,三人兴奋地讨论着计划。

     王铁柱答应抽调五个劳力来修窑,李老栓则负责组织收集燃料。

     方稷在心里计算着烧制温度和时间,虽然没实际操作过,但理论上并不复杂。

     "方啊,"李老栓突然问,"要是真烧出石灰,全大队的地都能像试验田那样增产吗?" 方稷没有立即回答,但看着老农期待的眼神,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能,至少增产三成。

    " 李老栓的眼里突然涌出泪水。

    老人别过脸去,用粗糙的手掌狠狠抹了把眼睛:"好,好啊...老婆子临死前,兴许能吃上顿饱饭..." 回村后,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

     当晚的社员大会上,王铁柱宣布了烧制石灰的计划。

    出乎方稷意料的是,连最保守的老人都举手支持,北边那一小块田的成果已经说服了所有人。

     "但是,"王铁柱话锋一转,"烧窑要劳力,要柴火,要时间。

    眼下夏收在即,不能耽误农时。

    "他环视众人,"我的意见是,先抽调十个人跟小方修窑,其他人全力准备夏收。

    同意的举手。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