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望着窗外黑黝黝的田野,远处几点灯火在夜色中闪烁。
他放下酒杯,声音有些发颤:"老崔,这次我们除了试验田,还要选几块土质没有那么好的地方种植。
"
"啊?"老崔夹着酸菜的筷子停在半空。
"帮我们找几块产量低的土地。
"方稷一字一顿地说。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连扒饭的声音都停了。
张婶儿手里的锅铲"咣当"掉在灶台上。
"方专家,"老崔慢慢放下筷子,"您别自己给自己上强度啊!"
方稷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沓资料,在油灯下摊开:"加拿大人在国际上散布谣言,说我们的种子只能在特定条件下高产。
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
铁柱突然站起来,把胸脯拍得咚咚响:"我们老师研究的新品种'丹江一号',比以前的麦种都要皮实!"
炕桌上的煤油灯"噼啪"爆了个灯花。
老崔盯着图纸看了半晌,突然仰脖子灌下一盅酒,把酒盅重重一蹾:"中!明儿个就带您去看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行人踩着露水来到老碱沟。
晨雾中,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像打了霜,几株枯黄的蒿草在风中瑟瑟发抖。
方稷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捻了捻:"铁柱测一下土质,光凭手感上的感觉,我觉得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
"铁柱,把测土仪拿来。
"
冯知微已经蹲在旁边,戴着白手套的手利落地挖了个小坑:"老师,表层5厘米有轻微板结,但下层结构松散。
"她举起一捧土,让阳光透过指缝,"含盐量应该不会超过0.6%。
"
铁柱扛着仪器踉踉跄跄跑过来,他手忙脚乱地组装着探头。
老崔和几个村民围成一圈,眼睛瞪得溜圆。
张婶儿家的小孙子壮着胆子摸了摸方稷的袖口:"爷爷,专家吃土呢!"
方稷笑了笑,接过铁柱递来的探头,金属尖端"嗤"地插入地面。
电子屏上的数字开始跳动:pH值8.9,含盐量0.58%,有机质含量1.2%。
"比去年河南试验田的数据还好。
"冯知微飞快记录着,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方老师改良的耐盐碱菌剂正好适用这个区间。
"
方稷起身想要测量另一块地:"走,去看看那边!"
晨雾中,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东走去。
铁柱扛着仪器跟在后面。
"这...这还好?"跟着来看热闹的村民直咂舌。
冯知微已经支起仪器开始测土样:"老师改良的耐盐碱菌剂,就是专治这种土壤。
"
老崔挠着后脑勺:"方专家,这地要真能种出麦子,俺们全村给您立长生牌位!"
转眼到了播种的日子,老碱沟的清晨比过年还热闹。
天还没大亮,土路上就挤满了赶来看稀奇的乡亲们。
有拄着拐杖的白胡子老汉,有背着娃娃的小媳妇,连镇上供销社的售货员都特地请了假过来。
几个半大孩子爬上了地头的老榆树,树枝被压得直晃悠。
县农机站连夜调来的五台红色播种机在晨光中锃亮发光,像一排待命的士兵。
十几个年轻后生围着机器转悠,这个摸摸方向盘,那个敲敲铁皮舱,争得面红耳赤:"俺开过联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