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网络的理由是通过羊城领导的嘴传出去的,那些人在知道2G网只是一个临时用品,之后就会出现更好的3G网络后,这才舒心了。
科研人员都铆足劲儿干,各种科研成果百花齐放,落实在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日新月异。
工厂里花重金购置的设备,用个两三年,一点毛病都没有,却因为有更好的设备出现,只能将旧设备淘汰下去。
日常生活里用到的物资也变了,原先穿衣服只有黑白灰蓝几种布料,现在的衣服花花绿绿的,想穿什么颜色都可以,各种衣服料子都有,就算将自个儿打扮成孔雀都行。
最让老百姓感觉到吃力的,是无线智能电话的普及。
据说清末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电话,战争时期,那些有钱人、有权人就已经电话各处打了,过了五六十年,电话才真正走入普罗大众的视野。
按照常理来说,这电话想要普及,不得再过个几十年?起码得等到大众都接受了电话再推出新的啊!
可现实里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很多老百姓家里还没安装上电话呢,无线智能电话就推出了。
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摆在了谢迎春的面前老百姓们都不怎么识字,只有上过学的年轻人才勉强懂这些,那该咋办?
无线智能电话上安装的第一个程序应运而生大国学习!
‘大国学习’主打的功能是认字、组词、造句,旨在让没有经受过教育或者说只是上过普通扫盲班的人都有再次学习的机会,起码得把生活中的常用字都认识了,不能当睁眼瞎。
相比起接受新事物能力略差一些的老人,这一代长起来的年轻人活得那叫一个如鱼得水,飞速发展的世界催生了无与伦比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
于繁和于亨在这种科技大爆炸的环境下长大,学习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强,姐弟俩如同蛤-蟆精附身一样,一路跳级念到了高中毕业,一转眼就从两个小豆丁出落成了模样有八-九分相似的俊男靓女。
高考过后,到了选专业的时候。
在这一双儿女选专业上,谢迎春和于泽都没有干涉,于亨受他-妈-的影响最大,选择留在国防科大深造,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于繁喜欢的是音乐,她看不上国内的一众音乐高校,转头就填报了国际上最知名的音乐学院,跑欧洲去了。
虽说国内的3G网络已经普及,但在对内教育上,为了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都保持奋进的劲头,国内的宣传一般都是把外面的世界往好了描绘,讲讲外面的福利制度、讲讲外面的学术氛围、讲讲外面的科技水平……花国从山河破碎发展到现如今,在一众科研人员的加持下,虽然已经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总有一些地方不如其它国-家,花国的媒体就逮着这些‘短板’来宣传,愣是在于繁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外界就是天堂的想象。
等她挥别家人,独自一人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时,她懵了。
为什么福利制度这么好的国-家居然没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