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2章 雍正朝

首页
我征兵打仗,其他的事你说了算。

    若真能建起一个国家,皇帝得让我当。

    ” 胤礽:“凭什么你当皇帝?我可是嫡长子。

    ” 胤禔无情冷嘲:“被废的嫡长子。

    ” 说着说着两人就要打起来。

     弘皙感觉他阿玛打不过大伯,赶紧跑出来劝架。

     * 时光匆匆,一转眼到了五十四年的秋天。

     这三年,大清的矿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铁轨也在花费了每年一多半的国库之后修建出来一条南达广州雷州府北抵漠北大草原的直达通道。

     随着铁矿开采量的增大,民间投入铁具生产的私营制造业也是遍地开花。

     现在京城的普通百姓人家都能用自家攒的钱买来一辆自行车了。

     随着二哥的离开,八哥的被彻底打压,皇阿玛的身体日益健朗,朝局恢复了平稳,胤祝这个步军统领闲下来的时候还挺多的。

     因此,他就带着人去做了一个京城以及近郊百姓们的日常消费占比和幸福指数调查。

     一忙又是半个月。

     这天去园子的路上碰见两个跟三哥亲近的文臣,都是这两年办报热情高涨的,看见胤祝非要拉着他去吃饭。

     胤祝接受了这顿吃请,一顿饭之后,两人都给整抑郁了,诚亲王现在虽然是淡泊名利派,但每天都忙着跟老四别苗头呢。

     这可被十五爷好一通戳心。

     这几年皇上对雍亲王的偏心越来越明显,现在连内阁票拟批红都让他代劳,诚亲王心里是一百个不服气。

     淡泊名利都快装不下去了。

     十五爷就是听说前两天诚亲王又请万岁爷去承德狮子园避暑,建议他们给三爷买一串佛珠,还让三爷别让了自己的人设。

     这下俩文臣回来一哭诉,给诚亲王气的,什么人设?十五这是又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做他的题了吧,一拍桌子道:“你们等着,我找到他去。

    ” 俩人顿时紧紧抓住诚亲王的手,哭道:“三爷啊,其实十五爷说的没错,您收敛一些吧。

    还有我们,我们都是些只知道自己的私利,根本没有想过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关注一下民生,我们真是那种注定背历史遗忘的人啊。

    ” 诚亲王跺脚:“你俩是被他洗脑了啊。

    ” 秋天的雨淅淅沥沥的,诚亲王下了车也不要伞,闷头直接往皇阿玛住处走,听到里面传来小孩儿稚嫩清晰的读书声时一下子顿住了脚步。

     “不破楼兰终不还!”小小的嗓音里充满了大大的战意,“皇玛法,等宴儿长大了,宴儿去把西北的乱臣贼子都打出去。

    ” “哎呦,好好好。

    ” 诚亲王的心可酸了,皇阿玛现在是把老四当成嫡子宠了是吧,弘晏堪比当年的弘皙,但比弘皙还有优势。

     因为弘晏有个特别疼他的十五叔。

     十五也是个不要脸的,他四哥的儿子他天天带在身边,不知道还以为这是他儿子呢。

     魏珠通报了进去,诚亲王沉着脸进去,看见他爹之后,又露出一张笑脸,坐在炕上带着小瓜皮帽的小孩指着他道:“三伯的脸会从青色变成红色。

    ” 康熙:“哈哈哈。

    ” 诚亲王咬牙,果然是老四的种,忒会找人痛点戳了,不,还不只是赖老四,弘晏这小家伙差不多是小十五一手带大的,这天魔星性子跟他简直是如出一辙。

     最后啥也没说,气哼哼的走了。

     头发里白丝越来越多的康熙问道:“十五,你又怎么你三哥了?” 胤祝无辜,他是真无辜,回来皇阿玛问他怎么惹三哥生气了,胤祝挠着脑袋想了想:“儿臣只是在路上碰见了跟三哥关系不错的两个文臣,跟他们一起吃了顿饭。

    ” 说着恍然大悟,“可能是儿臣又一次嘲笑他们百无一用是书生了吧。

    ” 康熙点点他:“这么大年纪了,得改改你的脾气。

    ” 弘晏闪闪的大眼睛一会儿看看十五叔,一会儿看看皇玛法,说道:“玛法,十五叔的脾气好好的。

    ” 让人心头发软。

     康熙捏了捏他软乎乎的脸蛋,让他出去玩,接着拿出来一张西北的紧急军贴,递给了胤祝。

     “皇阿玛,我也接到了量儿的信了。

    ”胤祝看完军帖,说道:“那个策棱搞出来的小骚乱不是问题,量儿都给他打退了。

    ” 他其实明白皇阿玛的意思,皇阿玛想亲征。

     康熙说道:“其实朕早已觉得朕老了,去年蒸汽火车头做好,朕就有过退位之意,但终究是想再等等,如今这铁轨都已造好,阿玛还能去西北督战一次便足矣。

    ” 胤祝:“老头,你可别忘了你现在有多大了。

    ” 康熙看向窗外,叹息:“祝儿,朕这一生帝王生涯有过诸多妥协,但唯有一点,朕不让。

    那便是领土。

    若没有蒸汽火车,朕有心无力,可能只会选择一人代朕亲征。

    而今,朕要亲自去,也告诉我爱新觉罗后世子孙,无论何时何地,面对外寇侵扰,不能退让一分一毫。

    ” 胤祝愣了愣,皇阿玛真是越老越不怕事,没多想便答应了:“好,儿臣跟您一起去。

    ” 康熙以六十多高龄还要御驾亲征,消息一出,朝野上下都是反对的声音,但皇帝之意已决,臣下的反对都只是反对而已。

     更何况万岁爷的几个儿子都同意,臣子们反对几天无果就躺平了。

     倒是八阿哥,还在用他那点残留的势力想要奋力一搏,在出征前一天,竟然有人提议让八爷当前锋将军。

     八阿哥还在一次大朝会上表示之前皇阿玛亲征的时候,儿臣年幼不堪大任,唯望今日能报效君父。

     胤祝:你这个报效更合适用报销。

     【词条一百八十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