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章

首页
最后鱼宸汐还专门抱出一个大木箱子,里面装的是她从京城内搜集到的各种书籍。

     鱼宸汐将它郑重的交给村长道:“咱们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天下也慢慢要太平了,那么读书可要提上日程。

    ” “我们读不了书,我们的孩子不能不读书。

    我这次回来除了想看看你们的情况外,就是想新办一所学堂,让在会走路和还不能干活的之间的孩子有个去处。

    ” 村长把手在自己的棉麻衣上搓了搓,才舍得轻轻抱住那大木箱。

     明明重达几十斤的木箱,其他年轻人都得帮忙驮着,他却吓得叫喊着:“你们的手干不干净啊,不干净不要过来。

    ” 看着这老头吃力的样子,鱼宸汐笑着先把这个木箱抱回桌面了。

     鱼村长擦了擦头上的汗,有些不好意思:“咱们村里的娃就没几个聪明的,估计姑娘你办学堂的钱就是扔进水花里听个响,姑娘您确定要这么做吗?” 鱼宸汐也没有纠正他的观念,他知道对于现在的农民来说,吃饱饭才是重要的。

     “我在京城也做出了一番家产,现在手头上比较宽裕,就算最后所有人都没能读出名堂也没关系,刚会走路的和不能干活的孩子本来就不指望他们为家里做些什么,你就当我是找一个地方让人看着这些小孩,家里的大人们也能多做点活。

    ” 鱼宸汐没有硬性规定是从几岁到几岁,毕竟人的生长发育不同。

     而且你那样说,他们也会怀疑为什么是5岁到16岁而不是3岁到12岁呢? 古代人会比现代人成熟许多,以后学堂兴起了,当小娃娃离开母乳,他们就会想把这个小孩送到学堂去。

     带孩子的苦可不是每个人都想吃的。

     不过想到这个上限,她还是和鱼村长纠正了:“对了,我这里说的不能干活的年龄指的是结婚的年龄,只要家庭不是太艰难,千万不要小孩子12岁就让他出去干活了。

    ” 鱼村长愣住然后喃喃的应答了,其实鱼宸汐如果不提,他还以为这个不干活的年龄指的是10岁。

     第六十四章学堂变书院 或许新建学堂只是鱼宸汐一拍脑门做出来的决定。

     但是当她想干某件事,就会把这件事干得最好。

     虽然王大人已经被调往京城了,但是青州剩下的官员都和鱼宸汐熟悉,当初还是一起工作过的,所以买地买房这些手续办的都很快。

     难的不是这些现实条件的,而是鱼宸汐高估了村民们的认识。

     当学堂新建起来的第一天,鱼宸汐先是找了几个童生们教书。

     没想到第一天他们就差点罢工了。

     看着学堂内哇哇大哭的胖娃娃,童生们额头上的青筋都快皱起来了。

     “姑娘我们是为了钱才过来教书的,但您也不能这么侮辱我们。

    这么小的娃娃,他能学什么?” 一个中年童生,一手抱着一个胖娃娃,一边哄着一边头疼的说。

     另一个年轻的童生则嗷的一声跑过来冲着鱼宸汐喊:“姑娘我教不了,我实在教不了了!” “那边那个挺大高个的小伙子,比我个子都高,教了半天连一个字都不会写。

    还有我说几句话他就生气,站起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