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首页
见到县令和知府出来,也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杨修此刻也半点不见知府的威严了,围着打孔的衙役跟看热闹似东看看西看看。

     见到他们停下手里的动作,他赶紧说道:“快快快这个怎么用,让我看看。

    ” 几个衙役将从徳峰县带来的木台拿出来架上竹管,“好了大人,灌上水就能用了。

    ” “去,打一桶水来。

    ” 仆从将水提过来,几人接过就用漏斗将水灌了进去,用木片紧紧盖住,最后用麻纸封好便能用了。

     看着水滴下来的瞬间,杨修大概也明白了这个滴灌的用法,这样的法子以前居然无人想到过,看来这孟梁的儿子确实是有些实力的。

     不但聪明,还有个在京里当官的舅舅,以后怕是要青云直上了。

     杨修想着,对孟梁的热情更深了几分,“这法子好啊,竹子我大齐各处都有,随地取用便可,木台看着构造也简单。

    ”他大笑几声。

     “这木台还别有洞天呢。

    ”孟梁也不在意什么形象,直接就蹲下了,他将竹管先放到地上,将木台举起来,指着中间空着的地方说:“杨大人请看,此处可以放碗或者陶罐。

    ” 他说着将木台的最下方的几层隔板拆开,指着它们。

     “若是管内有多余的水,还能将一处垫高,水自然顺流而下流入放好的陶罐中去。

    此外,这几层隔板调整高度,使竹管在一些不平整的地面也能保持平衡。

    ” “好啊,没想到令郎竟然如此聪慧,考虑事情十分全面,将来必定有大出息。

    ” 自己儿子得了夸奖,孟梁自然乐的合不拢嘴。

     “小儿还想出了个储水的法子,不过还未成功,等确定能成之后,我再将具体的告知予您。

    ” “好好好。

    ”杨修虽说对他说的这个储水法子有几分怀疑,可看着滴灌,又想着说不定真能成。

     只是如今这些都是孟梁在说,还是应该自己亲自试试才放心,可若是再试,少不了还要再耽误半月,这半月不知道要渴死多少农民辛苦种出来的东西。

     “杨大人不必担心。

    ”孟梁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信,递给杨修。

     “这儿有两封信,表皮写了字的这封里面,详细交代了这次的事情,您自可拿去交给内阁宋玉明宋大人,他自会帮你先在京郊试上一试,不必直接上报。

    ” “至于另一封是封家书,家妻已许久未见弟弟,十分想念,还请杨大人转交。

    ”孟梁作揖道。

     这孟梁倒也是人精,“多谢孟大人引荐,家书自会完好交给宋大人。

    若是顺利,我必当如实将事情禀告皇上,在皇上面前也会多为孟大人和令郎美言几句!” “只要能为此次旱灾做些什么,在下和犬子便知足了。

    ”孟梁笑眯眯的答道。

     聊完,杨修便叫厨房准备好酒好菜,要好好招待孟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