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首页
顾老夫人见那农家子面目清秀,虽然布衣着身,小小年纪却口齿清晰,也动了心思,故而给了玉佩那农户,农妇很是高兴,芳娘趁机又赠银五十两,让那农家子好生读书。

    还把二叔名讳官职都说了一遍,让他日后长大了上门提亲。

     那晚上,她才痛快的笑了笑,凭是你爹是知府又如何?照样只能嫁个泥巴腿子。

     她们浔阳顾氏祖上还是豪强,到了她家这一代已经是疏族,只能称一声寒门,二位叔叔闻名乡里,但求学亦是十分艰难,更不能说农家子了,连寒门都称不上,走科举之途,那是无稽之谈。

     芳娘是知道农家人的狡猾的,有这样的好亲事,他们只怕是攀着杆子就上了。

    再者这农家子家徒四壁,其母身上打满了补丁,腌臜极了。

     那时的芳娘愤世嫉俗,自己过的不好,巴不得大家都一起下地狱。

     可随即三婶范氏替她说了这门亲事,她做了官夫人,又受丈夫宠爱,早已忘却此事,如今见到三婶送的礼,信上说这些节礼还是妙娘帮忙挑的,她才作此想法。

     顾老夫人听了,想了半天才摆手:“你爹说胡闹呢,官家女怎可许配农家子,我就没管了。

    ” 芳娘这才舒了一口气,“这就好,这就好。

    ” 但她生性多疑,如今二叔已经是三品直隶参道,直隶是什么地方?拱卫京师之地,若是因为此子被纠缠,到时候查到她身上,她夫君仕途怕是都会被报复,故而,她去打探那农家子一番,没曾想这农家子倒真是个天才似的人物,十六岁已经身上有功名了,被推荐至太学读书。

     她便想道,自己若是促成此桩婚事,怕是二叔二婶还会感谢自己。

     故而她又以自己的名义去信给程氏,言必称她此次归乡知晓一少年才子,十六岁就已经被举于,相貌俊秀,不知叔婶可有意青睐此子? 这封信在路上的时日,程家已经和顾家过了小定礼,双方关系更加亲近,甚至以亲家相称。

     程氏收到顾芳娘的信时,便言必称自家已经和集贤相之侄,方调到吏部做尚书的程添之子结亲,还又谢了顾芳娘一次,并没有当一回事。

     是她 程家和名不见经传的顾家结亲,京中不少人还在意外这顾家到底是何家世,居然能和宰辅门第结亲,这大临官场结亲自有规矩,虽然至前朝门阀士族逐渐被科举取代,但时下新的门阀士族又产生。

     这主要是以科举取士为主,程家每一代都有进士及第之人,如今更是如日中天,因此和顾家结亲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最为震惊的是程晏本人,尤其是从弟程时恭喜他时,他还道:“这顾家怎会与我家结亲?从来听都没听过的人。

    ”复而又了然:“是了,当年四房那个老太太要辖制晷哥,一心想让晷哥儿娶他那个表妹,好在八姑太太识趣推辞了一番,如今这是怎么了,怎么就定给我了?顾家的姑娘是没人要了么,怎么净想嫁到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