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卧龙出山定军心

首页
而产生的激荡涟漪,“亮初至,百事待举。

    当务之急,一在固本培元,解粮秣转运之难;二在未雨绸缪,结强援以御北曹。

    ” 他言简意赅,直指核心。

    刘备立刻接口:“军师所言极是!新野小城,兵微粮寡,转运艰难,尤以入蜀山道为甚。

    幸得军师赐下‘木牛流马’神图,此乃解我燃眉之急的至宝!”他转向侍立一旁的亲兵,“速去取军师所绘图纸来!” 很快,那卷在隆中草庐炭火旁展开过的桑皮纸卷,再次在众人面前徐徐铺开。

    这一次,它不再只是智慧的蓝图,而是承载着新野数千军民生存希望的方舟。

    墨线勾勒的奇异结构在衙堂明亮的灯火下纤毫毕现,那精密的曲柄、咬合的连杆、奇特的棘轮装置,以及那个引人遐思的方形“烟道口”,无不散发着冷峻而诱人的机械美感。

     “此物名唤‘木牛流马’,”诸葛亮修长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图纸核心的联动结构上,“其力不赖牛马筋骨,而源于此间巧构。

    ”指尖顺着墨线滑动,勾勒出曲柄与连杆的精妙配合,“曲柄往复,可借地势起伏之势,化重载为省力。

    上坡如履平地,下坡则势能自控,不虞倾覆。

    ” 众人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指尖,屏息凝神。

    赵云看得最为专注,眉头微蹙,显然在努力理解这超越时代的构想。

    糜竺则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已在心中盘算此物若能成,将省下多少畜力与损耗,又能多运多少粮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军师,此非轮乎?”刘备指着载物平台下方那圆形结构问道,他记得草庐中此问。

     “此乃‘自锁棘轮’,”诸葛亮指尖轻点那圆形结构内部细密的锯齿状墨线,“遇陡坡或需驻停时,此棘轮内齿可自动咬合卡榫,如铁钳锁死,纵有千钧重载,亦难使其滑退分毫。

    此乃山道运粮,保人货平安之关键。

    ” “妙!妙啊!”简雍忍不住击掌赞叹,“有此神物,何愁蜀道难于上青天!” “铁牛木马?不用吃草?”张飞的大嗓门打破了文臣们的沉思,他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指着图纸上那个方形小孔,“军师莫不是会仙法?这方孔洞又是啥?塞柴火进去烧?俺看那曹营的铁匠铺子,大火炉子呼呼响,莫非军师也要做个铁疙瘩大牛?”他粗糙的手指几乎要戳到图纸上,引得众人一阵莞尔。

     诸葛亮眼中笑意更深,带着一丝对遥远未来的期许:“翼德将军好眼力。

    此孔洞,亮暂名之‘烟道口’。

    寻常木牛之力,终有穷尽。

    若他日……能得马钧那般巧匠,或可借水火之力,譬如以沸水之气,催动机关,则此‘木牛流马’之力,或可倍增,真如神助矣!”他点到即止,那“水火之力”的设想如同投入众人心湖的一粒火星,虽只一闪,却已在刘备眼中点燃了更炽热的火焰。

    刘备看着那小小的“烟道口”,仿佛看到了未来吞吐烈焰、力大无穷的钢铁巨兽,在秦岭巴山的栈道上如履平地。

     “然此乃后话,”诸葛亮话锋一转,沉稳地将众人拉回现实,“眼下所制,纯以木构机巧为本,取其省力、稳便、载重之长。

    图纸虽具,欲成实物,尚需良工巧匠,反复试造,非一日之功。

    亮需亲自主持此事。

    ” “军师放心!”刘备精神大振,立刻下令,“子仲(糜竺),速速张榜,招募新野及周边郡县手艺最精的木匠、榫卯师傅!所需木料、工具,一应优先供给,不得有误!云长,翼德,此事关乎我军命脉,试制工坊的护卫警戒,就交由你二人亲自负责,万不可有失!” “遵命!”关羽抱拳领命,声如金铁。

     “包在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